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,蓝领招聘的数字化转型已是⼤势所趋。在⽤户与主播的真实互动下,短视频平台招聘这⼀新型蓝领招聘模式改善了传统招聘模式“低效、低频、低匹配”的问题。从“⾯对⾯”到“屏对屏”,短视频平台为供需双⽅提供了线上转化的渠道,⼤⼤降低了招聘环节中的交易成本,有利于解决传统蓝领招聘中的痛点。与过去较为常⽤的招聘⽹站和招聘软件相⽐,直播招聘的使⽤⻔槛较低,对蓝领群体较为友好。并且相较于使⽤图...
对蓝领劳动者当前⼯作的求职渠道偏好调研显示,蓝领劳动者的求职渠道较为多元,“熟⼈推荐”和“短视 频/直播平台”是当前蓝领最主要的求职⽅式。其他蓝领劳动者常⽤的求职⽅式还有:“在线招聘网站/App”、“企业直招(如张贴的招聘⼴告)”、“劳务/中介公司代介绍”和“线下招聘会等”求职等。对比蓝领劳动者当前求职⽅式与⼀年半—两年前求职⽅式的差,发现蓝领劳动者通过“短视频/直播平台”求职比例⼤幅增加,增幅达12...
蓝领⽤⼯岗位需求量季节性波动明显,对蓝领群体的招⼯难主要体现为短期内、临时性招⼯难。制造业企业需要配合品牌商的营销战略,按照品牌商的供应链管理安排进⾏⽣产。为了完成供应商的订单要求,制造业企业将⼀部分岗位招聘⼯作交由劳务中介公司完成,以达到在短期内获取⼤量劳动⼒的效果。这种情况下,各家劳务公司及其招聘渠道会产⽣激励的竞争,在短期内推⾼劳动者⼯资率(⼯价),造成了劳动者供⼩于求、⼯资快速上涨的局⾯。...
蓝领劳动者群体指的是第⼆、三产业的产业⼯⼈,是我国就业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。2021年,我国第⼆产业就业者达到2.17亿,第三产业达到3.58亿,两产业就业者总数占据我国就业⼈⼝77%。其中,蓝领劳动者群体规模达4亿⼈以上,占⼆、三产业就业⼈⼝的69.4%,在我国7.47亿就业⼈⼝中占⽐超过53%。蓝领劳动者年龄分布中,50岁以上年龄组占⽐最⾼,达到28%。31-40岁、41-49岁年龄组蓝领劳动者占⽐为分别22%和20%。24岁以下年龄组占⽐为3...
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。疫情、地缘政治、产业转型、离岸供应链风险增加等因素叠加,使市场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,对企业决策还有候选人的求职倾向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,但“稳增长”依然是当前市场的核心主线。 回顾2022年,这一年被誉为“求职的大年,招聘的小年”。基础性的岗位竞争压力比较大,求职意向更高。与往期招聘量相比,岗位招聘相对紧缩。基础岗位的薪酬涨幅不是特别明显,稀缺类岗位依旧维持强劲...
蓝领劳动者群体是中国经济最坚硬的基⽯,也是实现⾼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⼒量。由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⼼推出的《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2022》,聚焦于蓝领群体就业现状,依托快⼿平台蓝领群体调研问卷及社会调研,通过调研数据与案例展示蓝领群体在求职、务⼯、流动、技能学习、离职倾向等⽅⾯的现状与趋势,以推动蓝领群体充分就业、⾼质量就业。快速发展的蓝领群体蓝领劳动者群体指的是第⼆、三产业的产业⼯⼈,是我国就业市场...
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,在线向求职平台、意向企业投简历、选公司,已经是越来越多求职者的首选求职途径。但最近,一位36岁的刘女士通过某款APP进行线上求职时,却发生了件她感受很不愉快的事,气得她晚上都睡不着觉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刘女士今年36岁,山东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,一直从事人力资源相关工作。有十余年工作经验的她,因为前公司希望她更换工作地点,以及自己的身体原因,刘女士在今年6月向前公司提出了...
2022年,我国共有1076万大学毕业生,他们的就业形式到底怎么样,引发众人关注。国内各高校为了更好地为毕业生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服务,有不少都选择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,为各大企业输送优质的毕业生。我们都知道,校企合作的根本动力在于发挥企业的资金、市场、需求优势,提高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。根据HREC与上海外服联合发布的《2022中国企业校园招聘与实习生项目实践调研报告》,超七成的企业在开展校企合作时更注重深度...
根据艾瑞调研最近发布的《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求职洞察报告》显示,大学生在求职渠道的选择上,有57.9%的人愿意通过网络招聘平台求职,网络招聘平台也成为了大学生最热门的求职渠道之一。目前,我国网络招聘平台呈多点开花、百花齐放的势头,但随着平台数量的不断增加,也导致平台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。首先,不少平台提供的岗位招聘信息缺乏真实性,有的岗位信息处于发布状态,但实际已结束招聘;其次,薪资等信息不准确、招聘信息不安...